色区综合,性感美女福利视频久久久,99爱在线视频观看,日韩综合精品一区左妻右妾

簡體|ENGLISH
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——大新德天瀑布

位于廣西大新縣境內的德天瀑布,是遠近聞名的山水畫廊,瀑布氣勢磅礴、蔚為壯觀,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,是亞洲第一、世界第四大跨國瀑布,2015年被列為國家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區(qū)。瀑布最大寬度為200多米,縱深60多米,落差70余米,年均流量每秒50立方米。

德天瀑布 周家志攝

瀑布四周古樹參天,38道大小不一的急流從不同角度飛瀉而下,呈三級跌落,猶如一串串閃耀在山巒中的珍珠項鏈,又像一幅幅素絹垂掛在崖壁前,一片銀白,轟隆鳴響,光彩奪目。第一級瀑布穿過叢林沖落在一個好像巨型水盆的“天池”里,連成高約30米、寬約75米的半圓形水幕。從“天池”左側又沖下多道水簾,形成落差約23米的第二級瀑布。第三級瀑布由幾道較大的急流組成,相互交叉錯落,一同注入歸春河下方的大水潭——龍?zhí)吨?,構成高約12米,寬約120米的大型瀑面。龍?zhí)短侗谶叄慈壦熝卤谙?,有一個寬約3米、高約4米、深約20米的“水簾洞”,亦稱仙人巖。巖內洞道崎嶇,石筍、石柱遍布,巖口水簾外便是龍?zhí)?,龍?zhí)睹娣e約6000平方米,水深六七米,游人可乘船在潭中游玩。

德天瀑布全景 周軍攝

德天瀑布源起于廣西靖西縣歸春河,流入越南之后折了個彎,又回流廣西,經大新縣德天村處遇到斷崖,從中越接壤地——高浦湯島上飛瀉而下,一波三折,三級跌落,水勢激蕩,形成瀑布。無論遠觀近看,都動人心魄,蔚為壯觀。

瀑布上游,河水時急時緩,時分時合,迂回曲折,于參天古木間,花草掩映,百鳥低回,江水忽遇斷崖,飛瀉而下。恰似一條巨大銀練,高懸于峽谷之上。站在瀑布之下,水氣蒸騰,滾滾洪流,濤聲回蕩于山間,聲若巨雷,數(shù)里可聞,仰望瀑頂,群峰若浮動,巨瀑如海傾,水沫飛濺,如萬斛明珠,若遇晴日,彩虹橫跨瀑布,為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幾分嬌媚。其魄力,其氣勢,其風采,令人震撼。

德天瀑布雄奇瑰麗,變幻多姿,碧水長流,永不涸歇。瀑布隨著四季的變化,水色和意境各有不同。春天草木泛青,山花吐艷,瀑布四周似被鑲起五彩繽紛的花邊;夏天激流如龍,排山倒海,似萬馬奔騰而來;秋天梯田鋪金,層林盡染,高掛的銀簾霧氣沖天;冬天瓊珠閃閃,玉液潺瀑,瀑流纖秀悠然,青山綠水依舊。

2005年,德天瀑布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志評為“中國最美麗的瀑布”。德天瀑布美就美在它的層次感和立體感。瀑布的呈現(xiàn)不是單一的流動,而是重重疊疊、錯落有致,水流量大小不一的立體構成。放眼眺望,山崖上幾十股水流形態(tài)各異,或直線或曲線或拋物線,翻滾不息,直入深潭,極富層次感。

走進德天瀑布,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派清新自然,人與山相融,人與水接近,人與樹為友。德天瀑布,是看得見、摸得著、走得進的山水。德天瀑布的周圍環(huán)境,土地肥沃,莊稼茂盛,色彩豐富;加上線條簡潔的游船、細竹欄桿的木橋、貿易往來的中越邊民,一同構成了一幅無比精致的“工筆畫”。在這里,你既可以在瀑布頂上觀光、游覽,也可以在瀑布底下欣賞、拍照,還可以在激流直下的河水中,登上竹筏,觀賞壯家的歌舞,悠然自在于和諧寧靜的美麗風光之中。

在德天瀑布游玩,迷人的風光和美麗的心情總是隨風而動。由于瀑布跌落形成的巨大瀑霧,使得瀑布景區(qū)空氣長年保持著新鮮清爽。此外,景區(qū)范圍內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7%,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1.7萬個,而一般城市的負氧離子含量僅為每立方厘米2000個左右。所以,走近德天瀑布能讓人感到特別的輕松、舒暢,是身心真正放松的好去處。

沿著德天瀑布上游走出不遠,有一塊界碑,界碑為清政府于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所立。碑上清晰刻著“中國廣西界”五個大字,這就是中越邊境上的第53號界碑。界碑在石叢之中,并不顯眼,但卻是中國與越南的國界標志。

盡管界碑劃出了兩國的邊境,但邊境地區(qū)的兩國居民在民風民俗上是相似的,語言是相通的,長期以來在界碑旁自發(fā)形成一個邊貿集市。在這里人民幣和越南盾可以通用。在不同的攤位上,越南人賣的多是越南出產的椰子糖、涼茶、咖啡、糕點等特產,中國人賣的則多是廣西各種特色旅游小商品。攤主們向游客推薦商品時,說的全是中國話。這時候,誰是越南人,誰是中國人,很難分清,但卻真切演繹著中越人民友誼的地久天長。

德天瀑布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為一體,就像一對親密的姐妹,裊裊婷婷,攜手而立。目光穿透那縹緲的水霧,恍見伊人,在水一方,腰纏春江如玉帶,垂首秀發(fā)落巢湖,身倚崢嶸奇峰怪石,背靠滿山梯田古木,巧笑盼兮,眉目傳情。這實在是一個如詩般浪漫清雅的所在,步步是景,處處含情。人在其中,若畫中游,心無旁騖,更無纖塵。

參考文獻:《廣西之最·2017》(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)

(來源:方志廣西”微信公眾號

關于我們 | 網站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友情鏈接 | 中國方志網| 中國國情網

京ICP備08002157-3 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(國家方志館)主辦 Copyright ? 2021 www.www.mingri.xyz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271號